11月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这次攻坚行动要求全面推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
一是在国家层面,要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的信息标准规范,明确检查检验互认的项目清单,形成检查检验项目等编码数据库,建立检查检验结果跨省互通共享的主索引数据服务接口,建立完善检查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授权访问等管理制度。
二是在省级层面,基于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部分试点省份建成“影像云”,建立了标准规范型的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机制。
三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层面,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共享。
目前,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平台的联通全覆盖,目前已经有8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个省份超过80%的三级医院已接入省级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5个省份开展了电子健康档案省内共享调阅,17个省份开展了电子病历省内共享调阅,204个地级市开展了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依托平台,各地通过办好“一件事联办”等关键小事,取得了信息便民惠民的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这次攻坚行动提出了八个方面的目标任务。
一是要普及推广电子健康卡。
二是要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2025年底,全国所有的二级公立医院要实现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
三是要推广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2025年底,有条件的省份要实现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即时结算。
四是要推动电子健康档案“跨省份查询”。计划2025年底,试点省份要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本人提供实时授权查询服务。
五是完善国家及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六是建立统一的卫生健康信息传输网。
七是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
八是全力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的防护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有记者提问:推进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涉及面广,虽然便利老百姓看病就医,但医院收入可能下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不高。请问,浙江省在实际推进中有哪些办法去平衡这方面问题呢?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林杰:重复检查检验确实一直以来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浙江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省域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共享,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在刚刚推进这项工作时,我们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是技术问题,医疗机构之间系统不联、数据不通,无法互认共享。二是机制方面的问题,互认以后,医院的收入会下降,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三是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各个医院的检查检验项目编码、标准、质控水平不一,相互之间不敢认。为此,我们针对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不能认、不愿认、不敢认,积极采取了几方面措施。首先,贯通信息,破解不能认。我们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了省市二级的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平台,打破了信息壁垒和医院之间的围墙,推动数据互联互通,从技术上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跨医院、跨层级、跨区域的智能检索、即时调阅互认共享。
二是完善政策,破解不愿认。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激励政策,针对互认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采取了医保区域预算总额和单个医疗机构预算总额均不做调减的办法,来消除医院的顾虑。同时,通过疾病诊断分组等打包支付方式改革,来促进医院和医务人员主动控制不合理的检查检验。
三是统一规则,破解不敢认。检查检验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是结果互认的重要基础。我们通过制定统一的互认项目目录、项目编码和质控标准,来提升区域检查检验的同质化水平,解决了不敢认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发挥县域医共体的作用,建成了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病理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应该说,这项工作实施两年来,全省共有436项检查检验项目实现了互认,占到高频检查检验项目的90%以上,基本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基层的医疗机构。目前累计互认数量超过3000万项次,我们也统计了一下,直接节约医疗费用超过了11亿元。
来源:国家卫健委网站